内容简介:
中国消费者报石家庄讯记者 李建)3月14日,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正式发布“永定城售后服务管理规则”,标志着该城将全面推行“基础售后服务、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先行赔付服务”三项售后管理措施。当天,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目前,上海正在推广“业主预看房”制度,各楼盘执行情况如何?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上海10家精装修楼盘开展调查,结果显示,有30%的精装修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12月6日下午,2021年广西、海南、广东、福建等南部沿海四省区)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会。会上,四省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构建南部沿海区域食品安全共治共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日前,河北省消保委发布公共场所停车服务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92%的参与者对停车场的整体情况选择了“满意”,满意率较高,收费过高、停车秩序混乱、车位
你准备好迎接五一假期了吗?温馨提醒这个周末,星期日调休上班趁着周六天气大好,抓紧时间“享受”周日又将有雨水上线上班族小心28日开始,我们将迎来几天多云为主的天气。需要关注的是,气温将开启飙升模式,我们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记者黄劼)2022年“广东315晚会”节目于1月11日启动, 晚会新闻线索征集系统也在网上开通,晚会将高度关注金融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互联网平台个人隐私保护、家装潜规则、网购和团购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孟刚)元气森林凭“薅羊毛”事件上了热搜。近日,元气森林淘宝店铺自称因优惠设置错误导致大量用户涌入,订单量暴增,造成损失金额远超出承受能力,希望消费者能取消无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日前,河北省消保委发布公共场所停车服务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92%的参与者对停车场的整体情况选择了“满意”,满意率较高,收费过高、停车秩序混乱、车位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5月2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立法、行政、司法以及社会各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12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沈阳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全省首例由检察机关提起的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庭审活动在线直播,当庭宣判,法院依法判处被告宁某等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近日,“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都因地方行业协会的商标维权而受到社会关注。作为一种地方特色美食,行业协会能否以侵犯商标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接到长春市消费者李先生的投诉,称海普诺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普诺凯公司)在其开展的“6罐积分+99元”抽取奶粉盲盒
今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集体收涨。板块方面,通信设备、计算机应用、贸易等板块领涨,零售、小家电、酒店及餐饮等板块走低。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73.33点,涨幅0.63%,成交额4443.76亿元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一张快递包装盒上的快递面单包含消费者姓名、手机号、地址,还可以通过手机号查到微信、支付宝等账号,进而了解到你的兴趣爱好、家庭成员等信息……用户个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恒)“担心快递运输中电视机有闪失,专门保价2万元。收货后出现电视不能开机的情况,找德邦快递交涉,德邦快递却只答应赔1千元。”辽宁省大连市消费者邵先生在接受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11月1日,长三角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发布会在浙江杭州)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举行。会上发布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跨省通办服务清单及和全国首个开源社区知识产权管理规则指引
关于六安城区雨污水管网修复封路施工公告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文新)“被告关门停业、卷款跑路的行为,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给原告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11月17日上午,在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法院,重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恒)11月17日,《中国消费者报》以《运送后电视机无法开机 德邦快递保价2万元为何只赔付1000元》为题,报道了邵先生通过德邦快递将花1.3万余元购买的激光电视从吉林运输到大连,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恒)“家中突然断电了,国家电网大连中山区供电公司的维修工人检查后告诉我,我们家户内电路完好,断电原因可能是从电表进入家中这段电缆出现了问题。按照电表前归电力公司、电表
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再提标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买了1个月的会员,却被连续扣费8个月,自动续费1500多元……近日,多名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反映,职场招聘类APP脉脉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扣费,申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张林保记者任震宇)自从在实体店买了一台博瑞客BONECO)空气处理器后,北京市消费者杨女士心情就像是坐上了过山车:她先是满心喜悦地用了几天,但因为换水不方便等问题向商家提出退换货,得到
中国消费者报讯记者桑雪骐)“足不出户,日赚千元,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赚钱,工资日结,绝不拖欠”——这样的广告语显示,刷单已经成为一条灰色产业链。如今,不仅有人工刷单,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机器刷单的行为更是屡见
记者8月23日获悉,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于8月24日开板,首批50余家企业登陆。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储备100余家拟上板企业。到2025年底,力争专板培